作為77779193永利商學院商務英語系的一名教師,我有幸參加了2020年學校年終教學質量獎的評比,并獲得了二等獎,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想很多老師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感覺上半年的時間過得非常緩慢,而下半年的時光卻是一眨眼的功夫。這一年在教師工作崗位上的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在此我想向各位領導和老師們分享我這一年來工作上的心得體會:
身為一名高校教師,也是一名中國共産黨員,在工作崗位職責的各個方面,我經常提醒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教師的職業道德準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我認為這一點不僅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上,也需要體現在課堂外的各項工作任務中,包括行政會議、教學實踐活動、黨建活動等。從每一次黨支部各項學習活動中,我都深刻領會到作為高校教師和黨員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除了專業課教師一職,我還司職商務英語系副系主任一職,這項工作不僅要積極配合院領導和系主任,在各項行政事務中,還需要有高效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并勇于擔當責任。
在常規教學工作中,我主要承擔商務英語系專業課的教學工作,包括商務英語視聽說、管理學導論、國際商法導論等雙語教學課程,也包括商務英語翻譯實訓、口筆譯綜合實踐等實操型課程。很多課程都在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大二下學期之後,部分課程有着很強的實訓實操環節。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理論聯系實際,尤其難度較高,強度較大的商務和語言的跨專業課程上,運用了大量的案例和任務驅動型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去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同時,我将專業課教學内容與學生的就業實習環節逐漸對接,我自身也通過與本專業相關企業的“雙師型”培訓,獲得的第一線的行業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市場供需型訓練,訓練過程中,也在有條件的基礎上邀請企業管理層人員适當參與教學,或者給教學提供建議。比如邀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導師為學生在畢業實習前開展密集式的培訓。在管理學導論的課堂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已完成的、真實的英文案例内容,利用真實的初創企業創業路徑為出發點,以真實任務來測試他們的學習效果;在國際商法的課程中,運用最新的英文商法案例,讓學生完成實時的案例分析,然後同步對接案例的判決結果,在通過對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其理論内涵。這樣的無縫對接,也符合近年來高校本科企業合作的教育戰略,而且也為我們商務英語系的人才帶來了大量的實訓和實習基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廣泛的渠道,其中翻譯類實習基地兩家,跨境電子商務類實習基地兩家以及教育培訓類實習基地一家。
系室行政事務繁多,也鍛煉了我的溝通和管理能力,我負責完成了商務英語系本年數十門課程的教學計劃統籌,以及統籌安排商務英語系2020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工作。系室管理同時也是系室服務,對于學校和學院的重要政策和通知,我積極主動的提前完善各項細則,便于我系老師解讀并執行校級和院級的工作任務安排。這些工作需要同老師和學生雙向溝通,并且講求時間效率和高質量标準,有時候也需要及時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所有的經曆和過程讓我在工作上更加細心和仔細,也逐步讓我學會如何在壓力下完成工作任務。這些點點滴滴大大促進了系室的建設,疫情期間,利用我系已經建成的人機互譯實訓平台,通過遠程完成學生的專業實訓實踐,其中的核心資源包括擁有CAT翻譯技術的教學、實訓、和實踐平台,以及高達500萬的術語庫和語料庫,這些是翻譯實訓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支持,在線上教學期間也大大滿足了跨專業國際化教學的需求。
我始終認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一切,同時也是自身能力的重要體現,在一年當中,我和本系骨幹教師一起帶領本系學生多次參與到我校國際交流活動中,承擔專業的語言支持和服務工作,工作涉及英文商務接待、英文商務會談、跨行業的口筆譯等任務。實際上,近三年來,我已帶領商務英語系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工作坊5次,涉外校企活動7次,共完成口譯時長約300小時,筆譯字數約25000字,英文口頭商務溝通時長約50小時,英文書寫信函及郵件字數約5000字。部分工作任務在學校和學院教務部門的支持下,成功轉化為獨立課程,這種真實的現場教學和實操機會是非常難得的,極大地鍛煉并提升了師生的專業技能。從此,語言教學不再是模拟和演練,而是能力的實踐和産出,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完全主觀的評價,而是有客觀标準的衡量,老師和學生也不再擔心課堂教學與行業就業的脫節。上述實踐活動的參與和任務的完成獲得了學校和院系的好評,更多的學生開始逐漸參與到專業實踐活動中,老師也不再照本宣科,而是把真正的互動式教學、任務式教學、翻轉課堂的作用發揮到了極緻。在全年超額常規工作量的任務下,我嘗試将實踐活動的時間節點和任務安排與常規課程逐步接軌,課程與活動互補并進。比如中法新媒體藝術交流工作坊中所完成的口筆譯任務與筆譯和口譯課程進行互補對接;國際賽事密集課中英文環境的播音和主持與英語聽力和涉外文秘類課程互補對接,跨境電子商務畢業實習業務培訓與貿易實務和英文函電課程互補對接。
在教科研方面,我也更多地專注于以實踐應用為主導的項目研究。我獨立編撰了專著1部,主編(合編)教材1部。完成了所指導的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科技項目的結題,并且和同系室教師一起指導“互聯網+”創新創業項目,并獲得省級銅獎,該項目以“語言應急服務”為核心,結合湖北省當地情況,針對疫情期間和後疫情時期常駐外國人為服務對象。此項目不僅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我國“一帶一路”政策下的語言服務,也讓他們将語言技能和科技手段進行結合,了解專業語言發展最前沿的載體。我也成功主持跨學科的校級綜合實訓項目,讓商務英語專業和播音主持專業的同學共同合作完成公益配音項目。結合近兩年的本專業畢業實習工作經驗和實踐教學經曆,我将這些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貼合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長尾理論視域下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研究”。該項目将互聯網經濟理論“長尾理論”運用于高校人才培養中,以校企協同合作為基礎着手進行研究,目的在于對現有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進行革新,讓此類高校中的本科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和具體,職業轉化率更高,在“學科交叉、專業融合”的理念下,依托校企共建的人機互譯實訓平台申報了校級科學研究課題,并獲批立項。
跨學科跨專業的諸多成果,也可以反哺我校其他老師的教科研項目,使得項目的應用性更強,可執行程度更高,學生的就業率大幅提升。我系畢業生實習就業率在今年也達到了新高,除了衆多新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設以外,畢業生在多個校企合作單位一次性簽約就業人數也達到了5人以上,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疫情期間也達到了93.5%,位列全校第一。
高校教師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每位老師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斷奮進,教學方法和經驗也自成體系,我希望我此次的分享也能為高等教育教學的發展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