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黃志斌)12月27日下午,應我校董事會與商學院師生邀請,知名作者、文旅從業者杜冬先生來到我校舉行文化旅遊項目開發與設計專題交流會。本次會議由商學院經貿與管理系主任兼文化産業管理教研室主任黃志斌主持,校董事魏彬、産學研中心主任塗清、商學院黨總支書記胡紫玲、商學院副院長張亮、商學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劉昊昕,公共藝術學院視覺與傳達系主任王純、環境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謝臨曦、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章淩老師受邀出席。
杜冬,作者、旅遊從業者、譯者,西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史碩士 ,原《西藏人文地理》主筆、《孤獨星球》中文版指南作者、原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網紅丁真的締造者,代表作品:《康巴情書》(2013年)。
交流會上,杜冬先生以2020年11月走紅網絡的藏族少年丁真為例,着重介紹了理塘縣在文化旅遊上的探索以及丁真在文旅道路上的貢獻。他指出,文化旅遊産業的開發要以正确積極的政治導向為根本支柱、以文化旅遊為根本的内容支撐、以市場和傳播為根本手段,即文化旅遊發展模式的三個賦能。精耕文旅十餘載,杜冬先生敏銳地意識到,丁真是理塘的眼睛,外面的人通過丁真看到理塘,理塘也通過丁真看到世界。理塘縣的旅遊符号由原來的“高反”,變成了“騎馬少年”,扭轉了外界對于理塘縣的印象,而且是一夜之間實現。理塘縣乃至甘孜的名聲傳遞範圍遠遠超過預期,實現了理塘對外跳躍式發展。丁真的爆紅,是互聯網時代傳播增值的一個縮影。理塘縣作為甘孜州的一個點,目前已經跳躍到更高的一個層面,可以直接對接到現代化市場更多的資源。有這樣一個行走的流量磁石,“我們希望丁真和甘孜的文旅事業一起成長。”杜冬說,“丁真的出圈,很好地鼓勵了同齡人,推廣家鄉是一種無須外力的内生動力。”
商學院文化産業管理2019級、2020級全體學子對杜冬先生的到來十分興奮與激動,同學們就專業的學習實踐、未來從業方向以及家鄉文旅産業的推廣等問題與杜冬先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互動,杜冬先生一一耐心地解答與分享。他特别強調,文旅是年輕人的世界,旅遊的目的就是“尋夢”,文化産業的本質就是制造夢想,生産意義,即“夢想産業”。作為引領潮流時尚的年輕人,也肩負着文化傳承與夢想制造的使命。
從2019年6月開始,我校就派遣了設計小組進駐理塘,成為理塘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精準扶貧夥伴,為理塘文旅産業提供設計支援。産學研中心主任塗清、公共藝術學院視覺與傳達系主任王純、環境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謝臨曦曾數次親臨理塘實地調研,為理塘的文旅發展獻計獻策。在交流會現場,三位老師先後分享了非常寶貴的實踐經驗,為商學院文化産業管理學生的未來就業提供了積極的引導。校董事魏彬寄語學子,文化旅遊将是未來經濟發展的熱點,我校開辦文化産業管理專業也是順應時勢,希望商學院全體師生同心協力,打造更多屬于我們創作的文化IP,彰顯我校辦學特色。
交流會結束後,杜冬先生在校董事魏彬女士的陪同下參觀校園,并在圖書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