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趙佳玮)校外教學是課堂理論課教學的外延,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質量。
中國建築文化是《旅遊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單從課本或者課堂上無法深入地了解中國建築特點,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曆史,掌握古代建築的相關結構與特點,并深刻體會其中的文化内涵,在本學期第七個教學周特組織2020級文化産業管理1班全體同學前往中國建築科技館開展校外參觀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中國建築文化。
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前合影留念
中國建築科技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并運營,展館展陳面積約 6000 平方米,包括常設展、主題展、臨展。其中常設展廳分為古代、荊楚、現代及未來四大展廳,全面展現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荊楚建築成就、現代建築科技及未來建築展望。
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構造
此次現場教學活動由任課老師趙佳玮帶隊,文化産業與旅遊管理系教師張茜參加,同學們在現場依次參觀了古代建築展廳、荊楚建築、現代建築及未來建築四大展廳,從中了解中國古代建築結構、武漢從傳統封建城市向近代都會轉型過程、現代建築設計師們的匠心大作以及人們對未來城市的無盡遐想,辯證思考現代與古代,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的交流,發現中國建築中蘊含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涵。此外同學們還參觀了中國建築科技館中正在舉辦的“木構新景”特展,感受當代木結構建築的技與藝。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主動體驗拼裝木制魯班鎖,實際感受中國木結構的智慧與魅力。
同學們參觀中國建築科技館文創中心
同學們還參觀了中國建築科技館的文創中心,站在專業的視角欣賞文創商品。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紛紛感歎中國建築的技術的高超,并一緻認為通過參觀自己不僅對中國建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還感受到了中國古今的風土人氣與建築風貌,從而更清晰地了解了中國建築的特色與其背後所蘊含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表示這是一次收益匪淺的校外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