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茜)為提升我院青年教師社科課題申報能力,4月27日下午,我院邀請武漢輕工大學張國超教授作一場“社科基金申報經驗談”的專題講座。學院經貿與管理系、文化産業與旅遊管理系全體教師參加。
張國超教授結合自身科研項目申報經曆,從研究方向、研究定位、團隊精神、注意事項四個方面分享他在社科基金課題申報方面的思路和經驗。他指出,高校教師進行社科基金課題申報首先要明确研究方向,打好研究基礎,結合自身和團隊成員的學科背景、研究背景及學科特點來确定研究方向,忌諱跟風。
他強調,在研究定位上,要明确既有的研究平台和學術資源,堅持中觀和微觀相結合,要把一個學術問題研究透徹,切忌貪大求全。同時,他指出社科基金的成功申報離不開科研團隊協作努力,鼓勵教師們在課餘時間多進行課題内容交流,加強溝通與合作,通過團隊的集體力量,提高課題基金的命中率。
最後,他以自己的社科基金課題為案例,分析了教師們在課題申報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提醒教師們規避課題申報書撰寫中容易出現的幾類常見錯誤,并針對教師們所提出的疑惑,進行了細緻的解答。他強調,“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國家社科基金的申報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教師前期打牢研究基礎,提前介入研究,加強科研成果産出,才能水到渠成。
本次講座為我院教師申報社科基金項目提供了寶貴的方法指導和創新思維視角,有助于激發教師科研創新的熱情,提升我院教師科學研究能力。
張國超教授個人簡介:
張國超,1973年生,男,河南西平人,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教授、武漢輕工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化遺産管理與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武漢市社科基金課題各1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項、參與完成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