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中旬的三伏天裡,剛剛結束暑期社會實踐的我,又踏上了家訪的旅程,心中滿是對學生生活的關切與期待。今天,我有幸走訪了我們文化創意管理專業李同學的家,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這裡緩緩展開。
李同學的家,坐落在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鳳山鎮花石橋村九組,一個樸素而甯靜的鄉村。經曆接近兩小時的車程,我們路過了蜿蜒的鄉村小道,到處是蟬鳴蛙聲,看見了酷暑天辛勤勞作的農民,一把把揮灑着汗水,灌溉着鄉間的農田。車停在路邊,還要提着牛奶走一段小路,擡頭看到李同學撐着太陽傘匆匆趕來接我。
踏入家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家中簡樸卻整潔的環境,每一處都透露着勤勞與節儉的氣息。李同學的媽媽一人依靠在門口的小闆凳上微微眯着眼乘涼。我環顧四周未見父親身影,詢問得知,父親還在勞作。恍然間想起興許來時路上見到的身影,正式她的父親。原來,李同學的母親因身體不适,需要家中特别照顧,而父親則是一位勤勞的農民,依靠種地賣菜來支撐整個家庭,幫助李同學完成她的大學學業。在這酷暑難耐的季節裡,父親依然堅持外出賣菜,用汗水澆灌着家庭的希望。
“輔導員,雖然我們家很難,但是我還是很樂觀的。謝謝你來看我!”她的淚水在眼珠裡打轉,我伸手輕輕地摸摸了她的臉,生怕碰落一滴眼淚。喊她帶我去看了她家飼養的家禽,她牽着我熱情地向我介紹路邊的一棵高高大大的闆栗樹,可惜的說道:“可惜現在沒到季節,真想讓您也嘗嘗!”我笑着挽住她說,會有機會的。
勞作回到家的李父滿頭大汗,放下手中的籃子,對我笑了笑,顯得有些拘謹。我伸手想要問好,李父慌忙找了塊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泥巴。在與李同學及其家人的交談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這個家庭的堅韌與溫暖。李同學在校期間,不僅學業上勤奮刻苦,成績優異,還主動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利用課餘時間做校園送餐的兼職工作,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她的熱情大方、積極向上的态度,赢得了師生們的廣泛贊譽。
這次家訪,讓我更加堅信,每一位學子背後都有着不為人知的故事和努力。李同學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作為輔導員,我将繼續關注和支持李同學的成長,同時也希望通過學院和社會各界的幫助,能為這個堅強的家庭帶去更多的溫暖與力量。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見證每一位學子的成長與蛻變。期待李同學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繼續發光發熱,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返程的路上,兩小時的車程,颠簸的路途我卻一點都沒有感覺到疲憊。更多的是感慨,如果不是去李同學家進行家訪,如果不是學校組織了這次家訪,大學四年我可能都沒辦法那麼近距離接觸到她、了解她、懂她。此次家訪,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探訪,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它提醒我們珍惜每一個努力的身影,共同為夢想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