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昊昕)為進一步落實商學院“文旅相融,商藝相通”的發展思路,增強大學生對鄉村旅遊的理解,助推地方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5月20日-21日,商學院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學生在劉昊昕老師的帶領下,深入湖北省羅田縣張家河村,在依托“文化産業綜合實訓”課程的理論教學前提下,開展主題為“鄉村旅遊研學方案設計”的校外調研活動,以期将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更好地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
張家河村位于羅田縣東部,東鄰英山,毗鄰風光秀麗的白蓮河水庫。該村土地面積6.5平方公裡,丙有245戶,923人,共設1個黨支部,4個黨小組,現有黨員36名,屬于丘陵地帶,海拔100米至200米之間。張家河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水環山,山抱水,好似畫中仙境。77779193永利于2021年7月派遣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隊進駐羅田縣匡河鎮張家河村,學校自定點幫扶羅田以來,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始終懷着對山區、革命老區群衆的深厚感情,将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次深入當地調研指導工作,為打造鄉村振興羅田樣闆作出了突出貢獻。2023年3月25日上午,我校駐張家河村實踐教學基地在羅田縣張家河村文化禮堂揭牌。此次調研之行,商學院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師生一共33人均入住于該教學基地,基地的工作人員對學生的飲食住宿都進行了悉心的照顧。
5月20日,張家河村長王同飛,婦聯主席王琴以及我校駐村老師吳永超對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針對張家河村鄉村旅遊特色、未來發展進行詳細介紹與講解。在婦聯主席王琴以及我校駐村老師吳永超的帶領下,調研隊考察了張家河村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旅旅(四好)公路建設、油茶基地、茶葉基地等建設情況,對鄉村文旅資源點進行實地調研,并對重要節點的策劃思路進行了初步溝通與交流。實地調研考察結束後,雙方圍繞鄉村旅遊規策劃項目展開交流相關項目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柳灣村發展現狀、鄉村旅遊願景等情況。
5月21日,調研隊參觀了全國扶貧試點村、國家級休閑農業示範項目羅田縣駱駝坳鎮燕兒谷,學習了村企“七個聯合”的發展機制,即聯合黨建、聯合決策、聯合規劃、聯合投資、聯合辦公、聯合環保、聯合雙創以及把村莊規劃、景區規劃、産業規劃“三規合一”的特色鄉村振興模式。師生參觀了燕兒谷助農直播帶貨和鄉村森林康養項目,深刻的理解了“兩山理論”對鄉村振興的指導意義。同時還參觀了集非遺傳承、工匠精神弘揚、中小學生研學、遊客手工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工匠學校,學生尤其對羅田非遺技藝刺繡和竹編非常感興趣,并與工匠進行了深刻的交流。
通過實地調研鄉村旅遊資源,讓學生更加了解鄉村研學旅遊策劃的主要類型,理解鄉村研學旅遊策劃謀略性、智力性、創造性、服務性、風險性等特點,了解鄉村研學旅遊策劃的目的、原則、程序,以及紅色旅遊策劃書的編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5月25日,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學生在得一堂A2069進行了“鄉村研學旅遊策劃方案”的成果彙報。
本次活動得到了學校及學院的大力支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文化旅遊策劃相關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引導學生結合市場情況、行業情況等不斷加深對文化旅遊策劃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工作精神、精誠協作的團隊意識與銳意進取的創新能力,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文化自信,不斷提升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類産品需求層次與水平,為國家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