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昊昕)“革命紅安”,紅安到底有多紅?紅安為何被稱為将軍故裡?為深入了解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七裡坪鎮紅色旅遊發展現狀,增強大學生對紅色文化以及鄉村振興的理解,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調查研究之風”,5月13日,商學院院長湛柏明親臨現場進行動員指導工作,随後劉昊昕副教授和輔導員王思琪帶領商學院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學生,深入紅安縣,在依托“文化産業綜合實訓”課程的理論教學前提下,開展主題為“紅色文旅路線策劃方案設計”的校外調研活動,以期将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更好地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
3月10日中午,文化産業綜合實訓課程校外調研活動啟動儀式于順利召開。商學院副院長祁峰副教授、文化産業綜合實訓課程負責人劉昊昕副教授以及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33名學生參加了活動。
商學院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學生團隊一行35人深入紅安縣,開啟了一段實地調研之旅。被稱為“第一将軍縣”的紅安縣位于嶽麓山腳下、湖北省東北部,是湖北省最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和解放,紅安人民不惜抛頭顱,灑熱血,14萬英雄兒女英勇犧牲,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犧牲之重、貢獻之大,全國罕見。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陳錫聯、韓先楚、秦基偉等223位将軍,紅安因此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第一将軍縣”。
5月13日上午,師生團隊首先前往紅安縣七裡坪鎮長勝街遺址群,這裡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磚黑瓦曾承受過曆史的巨浪,木格窗戶镌刻着祖國的山河,木闆門扇裡閃爍着中華崛起的夢想。長勝街保持了大革命時期的原貌,有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鄂豫皖特區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等二十多處舊址,一系列的紅色元素,讓人仿佛回到了大别山往昔的峥嵘歲月。
5月13日下午,師生團隊前往黃麻起義紀念館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曆史陵園。“小小紅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将打仗,女将送飯。”紅安縣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全國第二大蘇區,也是唯一一座中央特批以“紅”命名的城市,在這裡走出了紅四、紅二十五和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色血脈,為中國共産黨革命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革命紅旗始終高高飄揚。師生團隊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曆史陵園重溫革命曆程,全體師生參觀了“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曆史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
通過實地調研紅色旅遊資源,讓學生更加了解紅色文化旅遊策劃的主要類型,理解紅色旅遊策劃謀略性、智力性、創造性、服務性、風險性等特點,了解紅色旅遊策劃的目的、原則、程序,以及紅色旅遊策劃書的編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5月18日,文化産業管理2001班學生在得一堂A2019進行了“文化旅遊線路策劃方案”的成果彙報。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文化旅遊策劃相關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引導學生結合市場情況、行業情況等不斷加深對文化旅遊策劃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工作精神、精誠協作的團隊意識與銳意進取的創新能力,在繼承和發揚中國紅色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文化自信,不斷提升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類産品需求層次與水平,為國家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